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近百亿保障房资金被挪用套取

天津日报  2015-06-29 08:27

[摘要] 28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作了《2014年度 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8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作了《2014年度 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署政策研究室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对此进行解读。

通过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跟踪审计,发现一些地方由于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的统筹衔接不够、管理不到位,2014年有92.48亿元专项资金被挪用,用于出借、还贷、资金周转等。此外还有6.2亿元被套取或用于弥补经费不足等。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8日受国务院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2014年度 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时介绍了上述情况。根据报告,2014年各级 安排财政资金5601.55亿元,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资10631.77亿元,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除资金问题外,在住房分配和补贴方面,有4.4万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违规享受住房2.55万套、补贴3612万元;有5895套住房被违规用于经营或出售。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追回资金或补贴41.15亿元,清理收回住房8320套,取消2.84万户家庭的保障资格。审计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39起。

矿产资源管理近三分之一矿业权违规操作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8日说,从14个省的审计情况来看,这些地方近年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开发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一些地方矿产资源清理整治还不到位。抽查的2448宗矿业权中,近三分之一属于违规操作。

刘家义说,在抽查的2448宗矿业权中,地方矿产部门违规越权审批或办理矿业权登记464宗,以招商引资等名义违规协议出让252宗,违规定价出让收购90宗。审计还发现一些管理人员采取先定价再评估、隐瞒储量或编造资料等操控定价,内外勾结倒卖矿业权。

审计中,抽查矿产相关资金征管使用情况发现,欠征200.09亿元、未按规定使用106.39亿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已整改问题金额106.13亿元,制定完善制度50多项。审计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170多起。

财政存量资金18个省“沉睡”资金1.19万亿元

据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高敬、董峻)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8日受国务院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时表示,由于相关规定未及时修改、统筹管理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均有大量资金结存未用。至2014年底,抽查的22个 部门有存量资金1495.08亿元,18个省本级财政有存量资金1.19万亿元。

刘家义说,从审计情况看,影响存量资金盘活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预算中有专项用途的收入较多,按现行管理办法不能统筹安排。2014年,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但有专项用途的收入有6257.25亿元,如车辆购置税收入连年结转; 性基金预算年底结转720.1亿元。

二是法定挂钩事项支出预算刚性增长,资金闲置量大。如 本级科技支出至2014年底在财政部累计结转426亿元,超过一半结转5年以上; 部门存量资金近一半是 和科技资金。

三是一些改革措施或工作部署推进滞后,影响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至2014年底,14个省2009年以来筹集的创业 基金中有397.56亿元结存未用,其中4个省从未支用。

四是财政专户清理不到位,大量资金结存。地方财政存量资金清理范围未包括财政专户,18个省本级财政专户存量资金至2015年2月底有2145.69亿元。重点抽查的9个省本级开设的财政专户中有35个应取消,专户资金规模相当于同期国库存款余额的35%。

至2015年2月底,上述 部门按财政部要求应统筹安排的存量资金盘活97.86亿元;18个省应清理由 统筹的专项结转资金上缴1800多万元。

46个 部门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总规模逐年缩减

审计署28日发布审计公告,公布了46个 部门单位201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这46个部门是:外交部、发展改革委、 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林业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新华社、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社保基金会、海洋局、台联、贸促会、中共 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政协委员会办公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电视台、 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15年1月至3月,审计署对上述 部门单位201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从审计结果看, 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出台后,相关部门单位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和规范性有很大提高, 是部门本级违规问题大量减少。但一些部门或其所属单位还存在预算编报和执行不够准确和规范,预算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数据显示, 财政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总规模逐年缩减,2013年为71.54亿元、2014年为65.66亿元,2015年度预算进一步下降到63.16亿元。

审计14家央企部分央企高管直接参与策划实施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56起

审计署28日发布14户 企业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一些企业在经营和财务管理、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等方面存在违规问题,有的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巨额亏损,审计同时发现多起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已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56起。

2014年,审计署对14户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涉及粮食、电力、运输、军工、机械等领域,重点审计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所属企业。这14户企业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 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远洋(601919,股吧)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审计结果显示,抽查的474项重大经营决策事项中,有70项(占15%)存在未按规定程序决策、不符合产业政策、前期调查不充分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16.42亿元,形成亏损或资产闲置354.45亿元。

审计同时发现,14家企业2013年收入、利润和资产不实金额分别为297.65亿元、193.57亿元和42.91亿元,还存在超标准配置公务车、在工资总额之外发放薪酬福利等问题金额8.57亿元;13家企业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中未执行招投标规定,涉及金额1598亿元。

这些问题线索中,有些是集团公司高管及二级单位“一把手”直接参与策划实施的,主要发生在公司股权矿权并购、大宗物资及服务采购、工程建设等业务领域;主要采取以关联交易等方式向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贪污受贿、弄虚作假和高买低卖等手法。对查出的这些问题线索,审计署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五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调至2.25%

降息降准两方面利好楼市 一二线城市再获驱动力

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连降12个月

去年4.4万户家庭违规享受住房2.55万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