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乌鲁木齐变化日新月异,在楼房越来越高的当下,乌市还有一些“年逾花甲”的老建筑仍在我们身边,有的仍在正常“服役”,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些老建筑,带您看看这些历史见证者如今的模样。
乌鲁木齐变化日新月异,在楼房越来越高的当下,乌市还有一些“年逾花甲”的老建筑仍在我们身边,有的仍在正常“服役”,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些老建筑,带您看看这些历史见证者如今的模样。
苏式小二楼保存较好
建筑:石油局明园住宅楼群
建设时间:1952年
在友好北路明园住宅区内,有一批苏式风格的建筑,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中苏合作时建的单位住宅楼。从外观看,这里的10栋小二楼“保养”得较好,明黄色的外墙,还有大块白色浮雕,3个单元一联排的楼体,一梯两户的格局,共居住有百余户人家。每栋楼的单元门已更换成带电子门控的新式防盗门。进入楼层,红色的木质楼梯闪闪油亮。
5号楼前,几位石油公司员工正在拉装一袋袋砂石料,二楼住户李女士正在跟他们沟通自家下水改造情况。“父母是石油公司老员工,1952年房子建起来后就一直住在这。这么多年不少配套设施都老化了,需要改造。”这套9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木窗框改成了塑钢的,地板、木门、卫生间木支架通气窗、阳台、嵌入式储藏格挡等都保留着60多年前的模样。
“单位自己的物业维护得不错,小区内绿化面积多、环境好,加上交通便利、地段较好,这里居住的老人较多。”李女士说。
"大银行"历史感满满
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乌鲁木齐支行
建设时间:1943年
位于天山区明德路与解放北路交会处的中国工商银行乌鲁木齐支行,应该是目前仍在用作经营的当之无愧的元老级建筑。
银行侧面外墙石材上雕刻着古朴的图案,正门十几级高的台阶上,有6根高大的塔斯康柱子衬托,加上约4米高的厚重铁门,给人以历史的肃穆和厚重感。而进入一楼大厅营业区,灯火辉煌的现代设计,光洁的石材地面和干净的墙面,又颇具现代气息。
据了解,这里是新疆省银行故址,1930年成立的新疆省银行原址在文庙街,后来迁至西大街(现在的中山路),毛泽民任新疆财政厅厅长后于1939年改组为“新疆商业银行”。1943年在现址盖起这栋建筑后,1946年迁入此楼,那时起俗称“大银行”。现在,这里一楼是中国工商银行乌鲁木齐支行使用,二楼作为金融博物馆供人参观,不过目前金融博物馆只对单位团体预约开放。
五星南路有座四合院
建筑:五星路四合院
建设时间:不详
乌鲁木齐有座四合院,你知道吗?建于民国年间,乌市调查的近代建筑物中仅此一座的四合院,被命名为“五星路四合院”。在天山区五星南路东外环旁,一座现代高层院内,有一处正面被水泥墙围挡的区域,里面占地近千平方米,于2007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1959年来新疆后,就在当时的军区八一印刷厂工作,那时厂区里就有这个四合院了。里面地面、屋顶都是木板,一圈平房围着几棵大树,旁边还有几间这样的‘木地板房’,大家只知道房子已经建成很多年了,具体历史却不太清楚。”76岁的张素梅回忆,四合院先是作为厂区的办公室,后来在四合院旁盖起一栋4层的办公楼,这里就住了些干部家属。大概三四十年前,又改为厂内幼儿园,她的孩子当时就在这个幼儿园上学,现在孩子已经41岁了。
十几年前,军区印刷厂改制成为地方单位,更名八艺印刷厂,几经变革早已模样大变。原先的生产车间等建筑都被拆除改建,另外几间“木地板房”也不知不觉间消失,只有那栋4层办公楼和四合院保留了下来。2003年,这里被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自治区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水泥墙前,一块石碑上刻有“五星路四合院”的文物标识,墙上一块显眼铝牌上明示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为准向外扩5米”,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建设施工,并且严禁烟火。透过外墙上挂锁的铁门,可以隐约看见内部房屋中有前后贯通的门廊,以及院内郁郁葱葱的树木。张素梅现在就住在一旁新建的高层中,每天透过客厅窗户就能俯视这个四合院,她说,那里有自己的青春记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