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楼市快递>  正文

手机看新闻

注意啦!家装防水工程的重要细节

楼市快递2017-09-07 11:43:01

你是否在大街小巷里经常看到一些贴着”房屋补漏“广告牌的面包车呢?知道为什么总能看见他们吗?就是因为你们不注意家装的防水工程,结果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啦! 

防水工程不像吊顶、墙面、地板那样直接“映入眼帘”,不少业主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外观设计上,一味追求美观,却不重视长远的使用功能。此外,如果不慎使用了劣质防水材料,或遭遇了未经专业培训的施工人员,房屋的防水防漏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

而且新房装修,多数要进行水电改造,这样就会破坏开发商做的防水层。而二次装修时,往往需要重新铺设卫浴间的地砖,也会对原有防水层造成破坏。如果疏于防水,卫浴间和厨房只要有一个地方漏水,就会在楼板内形成串水渗漏到楼下,影响邻里关系,严重的可能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法律纠纷。若入住之后重新补做防水,造价大约是装修之前的3-5倍。想想是不是细思极恐啊!

不要方,现在小编就马上整理了关于防水要注意的细节啦!要装修的业主们,一定要忍着看完啦!

 防水细节

   1、基层先处理

  在家装防水施工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达到基层表面平整、坚实、干净、无浮灰和油污。

   处理方法:仔细清扫基面去除浮尘,并去除水泥结块和松动基层;对管根、排水孔、阴阳角、墙面水电改后留下的空洞等部位进行特殊处理。处理完毕后用毛刷细扫基面遗留灰尘,取适量防水涂料稀释至牛奶状,用滚筒蘸取稀释后的材料至下而上,先墙后地涂刷防水面,做到彻底除尘。

   2、涂刷要全面


除了必须做防水的卫浴间之外,某些家庭在装修时也将水路引入了阳台、地下室等,而采用地暖的家庭需要在整个居室地面上铺管走水,因此这些容易引起水灾的地方都有必要做防水。

   处理方法:对于墙体内埋水管,要剔凿大于管径的凹槽,槽内抹灰,并刷防水涂层。如装修时改动了原来的排水和污水管道及地漏位置,一定要在周边加强防水措施。

   3、卫浴间防水高1.8米

2we.png

  一般花洒或喷头安装在180厘米高左右,如果防水做得低了,长期喷淋造成水浸透墙体,会使墙体霉变、墙面装饰层涂料或面砖剥落,从而起不到防水效果。

   处理方法:非淋浴墙原则上防水涂料不能低于35厘米。但为了强化防水作用,建议消费者统一做到180厘米高。另外,对于厕浴间改造的轻体墙和自建轻体墙,建议防水高度做到顶部。防水涂料必须刷到国家验收规范的1.5毫米厚。

做好家装防水工程别让小细节变成大问题!

防水检查

  1、卫生间做24闭水试验

   电改造结束后,马上就要做防水。检验防水效果的好坏,则主要通过做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通常在最后一遍涂刷防水涂料12、待防水涂料与基层原始结构牢固结合后进行。具体操作需要封好门口及下水口,在卫生间地面蓄满水达到3-5厘米的高度,并做上记号,24内若水面无明显下降,特别楼下住家的房顶没有发生渗漏,防水就做合格了。如验收不合格,防水工程必须整体重做并重新进行验收。

 2、轻体墙可淋水试验

   轻质墙体的防水验收应采取淋水试验,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墙面上自上而下不间断喷淋3,4以后观察墙体的另一侧是否会出现渗透现象,如果无渗透现象即可认为墙面防水施工验收合格。

    3、 防水层破损处须保护

   防水层做好后还要在上面继续施工贴瓷砖,往往很容易就造成防水层的破损,如果破损处得不到修补或没有发现,将来会引起渗漏,因此要打上保护层。

   通常修补采用的是水泥加入界面剂再加入刚性防水材料搅拌均匀涂刷,这种混和物凝结后强度超过一般混凝土材料,同时加入刚性防水材料,这样的防水才能万无一失。

厨房、阳台也是防水重点

由于在厨房洗菜时,厨具会不同程度有水溢出,容易造成水沿着地漏的缝隙渗漏,造成漏水,因此厨房也需要做防水保护。装修网提醒一般建议厨房地面及墙体上翻30厘米做防水,在洗菜盆安置的墙体上翻150厘米设置防水层位。外露阳台由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必须要做防水,避免雨雪等积水渗到楼下。


能看到这里的,我敬你是条好汉!记不住那么多,那就存起来以后看咯!小编只能帮你到这了。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