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区,山西交控集团在新疆承建的国道G218那巴
公路项目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施工团队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冻土问题,并实行严格的环保措施。创新的“游牧式”智慧梁场更是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区,山西交控集团所属路桥集团迎难而上,承建了新疆的国道G218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项目。施工团队在天山腹地克服了冻土、高寒、高海拔等一系列挑战,特别是查汗努尔大坂多年冻土区域的施工。他们在反复地质勘探和技术论证后,提出了片块石路基铺筑和桥梁跨越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冻土环境的保护。到目前为止,跨越多年冻土路段的查汗努尔17座桥梁已经完成了50%的施工任务。
项目施工过程中,生态环保也被放在了首位。国道G218线那巴公路第一标段经过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和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要求极高。项目团队严格落实了“六个百分百”措施,采取多种防尘和水污染防治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例如,他们修建了防护挡墙、三级沉淀池等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确保施工活动对水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山西交控集团在那巴公路项目中的表现确实令人敬佩。他们不仅攻克了高寒、高海拔等技术难题,还在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保。这种态度和努力,不仅提高了项目的施工质量,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此外,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游牧式”智慧梁场,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也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种智慧工地的理念,将来可以应用到更多的工程项目中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总的来说,那巴公路项目不仅是一条连接天山景观的重要通道,更是展示我国建设者智慧和坚韧精神的生动案例。